本报记者李明会 北京报道
随着新一轮细则落地,“以旧换新”万亿元市场正被加速激活。
9月4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和财政厅联合印发《江苏省推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实施方案》。方案中除提到支持汽车、家电等领域的以旧换新之外,还特别提到支持居家适老化改造所用物品和材料购置,补贴范围加大。
记者注意到,随着中央明确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除江苏外,广东、上海、湖南、浙江、青海等地也都积极行动起来,纷纷发布相关实施方案,对重点领域以旧换新给予明确金额支持,补贴标准大幅提高、补贴范围大幅扩大。
此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提到,汽车、家电更新换代能创造万亿元规模的市场空间。
“通过提高汽车、家电等消费品的以旧换新补贴标准,直接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增强了他们的购买力。”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其增长将对整体经济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补贴提高、范围扩大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
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了5方面20项重点任务。
今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文明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同时明确要求8月底前全部下达资金,真金白银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此后,广东、上海、湖南、浙江、青海、江苏等地纷纷出台具体方案,明确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激发消费需求。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这一轮推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实施方案不仅大幅提高了补贴标准,更大幅扩大了以旧换新的支持范围。
例如,上海市在方案中明确,落实国家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由1万元提高至2万元、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补贴由7000元提高至1.5万元。同时,提高该市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标准,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者以旧换新购买纯电动小客车,补贴标准提高到1.5万元;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者以旧换新购买国六b燃油小客车,补贴标准提高到1.2万元。
湖南省提出,购买2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8类家电产品给予以旧换新补贴,补贴标准为产品销售价格的15%;对购买1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产品,额外再给予产品销售价格5%的补贴;每名消费者每类产品可补贴1件,每件补贴不超过2000元。
此外,在支持范围上,一方面扩大设备更新范围,在原有的工业、环境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物流、教育、文旅、医疗等7个领域设备更新和回收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将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范围扩大到能源电力、老旧电梯等领域设备更新,以及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和安全改造。另一方面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范围,将个人消费者乘用车置换更新,家电产品和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旧房装修、厨卫改造、居家适老化改造的物品材料购置等,一并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范围。
例如,江苏省在方案中提出,对全省有需求的社会老年人家庭、困难老年人家庭提供适老化改造服务,围绕“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监测跟进、辅助器具适配”等方面,支持居家适老化改造所用物品和材料购置。社会老年人自付50%、补贴50%,补贴上限每户3000元;困难老年人在每户3000元限额标准内按实际支出全额补贴。
除国家明确品类和标准的8类家电产品外,广东省还结合省内实际,增加手机、平板、智能穿戴设备等3类产品。其中,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穿戴设备等3类产品给予补贴,手机补贴标准为产品销售价格的10%,每件补贴不超过1000元;平板、智能穿戴设备补贴标准为产品销售价格的15%,每件补贴不超过2000元。
专家:将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随着政策加力扩面,后续将对消费产生哪些刺激作用?
对此,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以旧换新政策的加力,预计会对消费产生多方面的刺激作用。
他表示,以旧换新政策可以直接带动旧家电和旧汽车的销售,从而增加消费品市场的需求,这将有助于推动消费品生产企业的销售增长,并可能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同时,政策的实施也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信心。对于那些有更换需求的人来说,以旧换新政策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解决方案,减少了他们对于更换新品的顾虑,可能会激发更多的消费需求。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通过刺激大宗消费品的销售增长,可以直接拉动相关产业的生产和投资活动,进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这种乘数效应将有助于提升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潜力。
“预计这些政策将带动GDP增长约0.56—0.9个百分点。”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政策的持续发力会撬动部分需求,但市场目前关注重点是消费的预期不足。
在他看来,政策的刺激并不能改变整体需求放缓的态势。“由于人口逐渐向四五线城市流动,一二线城市的消费刺激政策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不妨将高性价比和下沉市场作为未来消费的新引擎。”屈放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