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东:颠覆性技术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要建立长期投入机制_经济_宏观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AIJING.COM.CN
当前位置:宏观频道首页 > 经济 >
 

陈学东:颠覆性技术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要建立长期投入机制

本文来源于《财经》新媒体 2024-12-15 11:18:05
字号:

12月13日,“《财经》年会2025:预测与战略暨2024全球财富管理论坛”在北京通州区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学东在论坛上表示,颠覆性技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模式。对颠覆性技术来说,从无到0发现潜在可能比从0到1还要重要。

1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学东

如何形成颠覆性技术?陈学东认为,第一,要开展有组织的技术预见,要能发现潜在的方向,发现从无到有的过程;第二,建立颠覆性技术人才的培养机制,(要培养)具有批判精神和质疑精神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机制。第三,建立长期投入机制,鼓励银行家、企业家、金融家对潜在的高风险的颠覆性技术能够投小、投早、投长期。

最后,陈学东建议,要加强政策引导、成立专门发展颠覆性技术的组织部门,要强化基础研究和夯实工业基础,布局战新产业、未来产业。

以下为发言实录:

陈学东: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企业家,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机会参加今年2024年财经年会,刚才廉总讲到通过技术创新使电动车汽车产生颠覆性变化的比亚迪经验,让我很受启发。我现在跟大家谈的是宏观的创新政策方面,就是涵养颠覆性技术培育环境,发展新质生产力。我讲三方面,第一,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建立现代化的产业体系,谈到制造业高端绿色智能化的发展。二十大以后,总书记在最近一两年多次重要会议上强调,颠覆性技术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作用。2023年12月份在中央经济工作会上谈到新质生产力的时候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制生产力。今年6月份的科技三会上谈到了高水平科技自强自立,强调持续产生重大原创性和颠覆性技术成果。在二十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强调要用颠覆性技术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可见颠覆性技术对我们国家当前的发展还是很重要的。

为什么很重要呢?因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制造业科技创新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的成果,我不再细讲了,概括地说是上天、入地、下海。我们国家的创新指数从十八大以前的排名第34位已经上升到第11位,研发投入的绝对数翻了3倍,研发投入强度去年达到2.64%;在企业方面,产生了一批量大面广的专精特新企业,借鉴德国隐形冠军的做法我们建立了单项冠军,现在我们有数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集群方面,全国有一百多个重大装备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就是产业链组成的,围绕着某个特定领域在某个区域里面的上下游建立了技术链、创新链、产业链相贯通的产业链组织,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链的技术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们与发达国家比,我们是制造业大国,连续14年制造业增加值和全球占比排名第一,但是我们仍然处于制造业中低端,“大而不强”,主要表现在科技与经济融合较为不足、自主创新能力相对不强,产业基础还相对薄弱,单位GDP产生的能耗较高,工业对农业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需加强,国际合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总书记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解决制造业“大而不强”相关问题的重要方式。要想发展新质生产力得有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局部不适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些条件。

今天我们讲的颠覆性技术培育环境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什么叫颠覆性技术,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达成了共识。按照中国科技部的定义,颠覆性技术是通过科学和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对已有传统或主流的技术、工艺流程等进行一种另辟蹊径的革新,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革命性、突变式进步的技术。颠覆性技术成果需要实现科学技术与市场的结合,科学家在实验室产生的成果不到市场上去应用,可以叫原创性成果,但不是颠覆性技术成果,只有把科学家发现和工程师技术突破的成果跟生产实践相结合,在市场上产生变革性的作用,产生巨大的效益,这才叫颠覆性技术。所以原创技术成果和颠覆性技术是有区别的。颠覆性技术具有高风险性、变革性、前沿性、前瞻性、时效性、隐蔽性等特征,高风险性是投入有可能失败,变革性是讲突变性的变化,前沿性前瞻性讲的是主要针对未来的技术,时效性是一旦产生以后要迅速投放市场,如果不产生效果是没有用的,隐蔽性是要求在一定范围内悄悄的开展,这个十分重要。

颠覆性技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模式。实现颠覆性技术创新是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新引擎的过程。颠覆性技术跟传统技术比的话,增加了从无到0;过去从0到1、从1到N大家都很清楚,什么叫从无到0,就是不知道什么地方可能有颠覆性成果出现,找到可能产生颠覆性技术成果的方向,这个叫从无到0。对颠覆性技术来说,从无到0发现潜在可能比从0到1还要重要,从无到有有多种方式可以产生,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可能产生,还有跨领域的交叉技术应用也可能找到新的方向,企业家利用已有的创新成果在市场上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和颠覆性思路也可以产生颠覆性效果,比如互联网是美国人发明的,中国的企业家运用互联网开辟我们的电商、滴滴打车等,这也说明新赛道对颠覆性技术有依赖,未来产业也对颠覆性技术有依赖。

下面我介绍一下国内外颠覆性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经验教训。

目前,ChatGPT等AI模型、智能手机、互联网等主要是在美西方国家产生,尤其是美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布局颠覆性技术的研究工作,他们建立了与颠覆性技术相适应的创新政策规划,比如《无尽前沿法案》,开展常态化战略研究与技术预测,政府、研究机构、智库、咨询公司、知名专家等主体均参与;成立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等专门管理机构,构建有别于常规项目的运行模式,重视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才。后来,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紧随美国也建立了颠覆性技术的培育和组织机构。

我们国家从十八大以后中央高度重视颠覆性技术,最早是科技部组织颠覆性技术的技术预测与培育工作。目前,美国既有渐进性技术研究,也有颠覆性技术研究;我国颠覆性技术变革性技术成果不多,以渐进性的机制为主,我国的颠覆性技术研究与美国相比在战略规划、协同创新、研发投入、创新环境、人才培养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下面我把国内外的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贝尔实验室是上世纪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成立的实验室,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图灵奖获得者,发明了晶体管、激光器、二极管、通信卫星、C语言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取得的成功经验首先是母公司建立了长期研发投入机制,每年销售收入的4%-5%直接用来做科研经费;其次设立了专门部门组织,将产生科研成果、科学发现的部门、产生技术成果的部门、开发产品的部门跟市场紧密结合在一起,所有的成果可以快速迭代,进而建立了高效的循环创新模式;另外营造了宽松自由的创新文化,这也是比较重要的。但后来贝尔实验室失败了,被移动电话、手机、互联网颠覆了。尽管贝尔实验室是最早研发“可以带在身边的电话”的机构,但其后没有投入市场,还想固守传统的有线电话思路,被无线等新兴技术颠覆后母公司破产了,没钱了,没钱就搞不了颠覆性技术,后来卖给朗讯,朗讯也没钱,最终就失败了。

贝尔实验室给我们的启示,第一是如果缺乏技术预见,对未来的市场敏锐度不够的话,错误的预判技术发展路线的话就很可能被颠覆。第二是失去技术研究经费支持是不行的,第三是母公司除了提供经费还提供广阔的应用市场,这三个方面优势都失去后,最终走向了失败。

马斯克的SpaceX公司走到现在,发展了火箭重复使用技术和卫星成批制造和发射技术等多项颠覆性航天技术,它的经验是构建了高效的运行管理模式,并建立了有利于创新人才的企业文化,包括批判性思维、怀疑精神,鼓励探索未知、宽容失败。马斯克失败了几十次,但通过吸取失败经验找到了下次不再失败的路线。另外,还建立了从技术到工程的“全链条”创新模式,该模式有助于技术快速迭代,这是成功的模式。

IBM公司的特点是关注未来,能够不断的预见未来、抓住科技热点。现在计划2033年要建10万个量子比特驱动的量子计算机,另外建立了“精神鼓励+物质肯定“人才激励机制,注重对创新活动的研发投入,每年投入70亿美元持续开发新兴技术。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推动航空发动机研发过程中,专门聘用别的国家或部门有航空发动机研发失败经验的创新人才,允许合理失败和试错,真正体现了失败是成功之母;另外还组织了多元化的研发平台,实现产学研结合,并在创新成功后进行利益分享。

总之,有钱、有人、有机制、宽容失败、进行技术预见,是这些成功企业或机构的共同特征。下面我再介绍一些颠覆性技术萌生-发育-演变的典型案例与经验启示。

数码相机最早是柯达公司提出的,他觉得胶卷卖得很好,想多卖一段时间,后来被颠覆了,胶卷卖不掉了而数码相机技术也落后日本企业,给我们的启示是柯达固守基于传统相机的供应链优势和专利优势,尽管率先发明数码相机但对市场不够敏锐,数字转型迟缓,没有抓住数码时代发展机遇。

液晶电视对显像管电视行业的颠覆对我们国家是惨痛的教训,本世纪初我国的8大彩管公司均从日本、韩国等国家进口其即将淘汰的彩色显像管技术,随后相继破产,导致我国彩电工业在一段时间内陷入对国外高度依赖中;与此同时,日本和韩国正在发展液晶显示技术,并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阻止企业到我国建厂。而京东方那个时候开始跟踪这个技术,利用金融危机时机成功收购韩国现代,并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再吸收,最终打破国外封锁,现在基本在全世界属于领先水平。因此,引进技术同时需要坚持自主创新,主动参与新技术变化过程,长期跟踪新技术发展动态。

LED技术对白炽灯行业的颠覆启示告诉我们,在新旧产业交替过程中,国家通过制定正确引导政策,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可以看出,我国在科技竞争中具有体制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下,我们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集中统一领导能够迅速改变市场,是我们中国能迅速颠覆市场的特点。我国推动发展的电动车行业以及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智能手机对传统手机的颠覆过程可以看出,诺基亚在传统手机行业连续15年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但在智能手机兴起过程中转型缓慢,初期不想放弃传统手机市场导致步伐落后,后期与微软合作开发智能手机及操作系统失败,最终被苹果、三星等公司产品颠覆。好在我们国家的华为早些年开始布局智能手机自研芯片、自研系统的研究,现在才不至于过于被动。因此,面对颠覆性技术、激烈国际竞争环境、极限封锁和打压情况下,也要坚持自主创新、注重未来技术发展方向、构建完整稳定的供应链产业链体系方面主动作为,才能把发展的机遇把握住。

AI大模型对文案、代码等方面也有颠覆性,这个还有争议,因为很多专家都有各自的体会。无论如何,面对人工智能的出现,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我们国家人工智能研究的基础跟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差距的,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加强对人工智能底层技术的长期有效研发投入,建设数据采集基础设施,推动大数据的原始积累,扩大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支持范围。未来在人工智能上我们不能再落后。

我来自国机集团,我们对变革性技术做了一些探索,通过开展技术预见工作,分析颠覆性技术产生的机制,针对未来可能的目标和问题导向结合开展技术研究,我们也产生了一些变革性技术,比如上世纪初,石油化工企业对石化装备需要每年检修一次,我们利用国际合作,通过对基于风险的检验(RBI)方法的创新,现在可以实现石化装置检维修周期延长至四到六年检修一次,大幅度降低成本,并确保了安全。在炼钢领域,传统连铸连轧技术是长流程,耗能很大,现在开发一种短流程工艺,大大缩短了工艺流程,降低了能耗。另外,其他单位对变革性技术也做了一些探索,如沈阳金属所李依依院士团队与山东伊莱特合作开发,突破大锻件“以大制大”的传统思维,实现“以小制大”新型加工制造,大幅提升品质、降低成本。

颠覆性技术形成机制与培育环境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在科学发现、技术突破、转化应用、进入市场、形成规模五个环节中都有颠覆的可能,基础研究和技术突破过程中颠覆性技术属于原创性颠覆技术,而后面三个阶段,企业家可以通过应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照样可以实现产业颠覆,如电动车技术最早是国外提出来的,而比亚迪等国内企业已取得国际领先。

要形成颠覆性技术,我们借鉴国内外经验教训,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启示:

第一要开展有组织的技术预见,要能发现潜在的方向,发现从无到零的过程,过去我们比较短视,只解决眼前的问题;如果只解决眼前的问题,不光现在,未来也永远都有短板。不管是国家、政府、企业、机构,都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未来15年、20年甚至30年、50年的发展来看今天当下的市场,这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要培养具有批判精神和质疑精神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机制。在进行创新的时候老是担心失败,永远不会产生颠覆性技术。

还要有钱,今天是财经论坛,来了很多企业家,三中全会讲要鼓励投小、投早、投长期,我们的投资者过去太注重眼前利益,三年五年马上就要求回报。如果针对未来中长期能够有基金长期投入,相信我们颠覆性技术一定会有希望。另外,还要有成果快速进入市场进行不断迭代的机制。

根据这几个经验,我们提出了几个建议:

围绕产业布局、政策引导、协同创新、研发投入、人才培养五个方面协同推进颠覆性技术创新。

第一加强政策引导,要成立专门的颠覆性技术组织部门。层层评审肯定不是颠覆性技术,颠覆性具有隐蔽性,让专家来评审获得大家认可,这绝对不是颠覆性技术。要强化基础研究和夯实工业基础。不管颠覆性技术还是非颠覆性技术,都要强化基础,把紧迫性问题和长远性问题结合在一起,不能光解决眼前问题,还要考虑中长期问题。

第二布局战新产业、未来产业,重点布局最有可能产生颠覆性技术的领域。

第三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链,建立颠覆性技术创新联盟或新型平台,加强自主研发与国际合作的结合。

第四建立长期投入机制,鼓励银行家、企业家、金融家对潜在的高风险的颠覆性技术能够投小、投早、投长期。

第五建立颠覆性技术人才的培养机制,培养人才要从小培养,要鼓励探索、宽容失败,要有敢于批判与质疑精神,在技术领域要敢于说不,这非常重要。

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东风吹响了深化改革的号角,建立颠覆性技术形成机制与培育环境,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抢占科技制高点,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强国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是我们的责任,谢谢!

(编辑:文静)
关键字:
分享到: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要闻

编辑推荐

  • 宏观
  • 证券
  • 金融
  • 产经
  • 汽车
  • 科技
  • 地产